欢迎光临郑州信息港!

今天是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
叶培建:要前进,还要赶超,就必须步子大一点

?

叶培建说:“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严谨才是真谛,不仅要精益求精,更要至善至美。”

叶培建,1945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泰兴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,嫦娥系列各型号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、总设计师顾问,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,为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作出重大贡献,被誉为中国嫦娥系列研制团队的“定海神针”。2017年1月,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编号456677的小行星为“叶培建星”。2019年,获得“人民科学家”国家荣誉称号。作为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领军人物,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,叶培建的名字与中国航天紧密相连。

极致追求守时,治学态度严谨

“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面,我的守时是出了名的,开我的会一般没人敢迟到。”叶培建院士的采访约定在上午9点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,他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。

叶培建说:“每件事情都要认真严肃,守时是个基本要求。应该是航天的特点,但是我更特殊,我甚至都有点过分。有一次要接待几个法国人,结果过了20分钟还没有来,我在门口等他们,过了半个小时他们来了,你知道我第一句话是什么?你们回去明天再来,今天不见了。”

对于守时的极致追求、治学的严谨态度源自叶培建年轻时在瑞士学习技术时的经历。他说,做人做事应该像瑞士手表一样精密运转,分毫不差。行就是行,不行就是不行,压根不存在“差不多”这三个字。20世纪80年代,成绩优异的叶培建来到瑞士纳沙泰尔微技术研究所学习,平日里伏案苦读,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,以至于当地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时,专门以他为例。当外国记者好奇地询问,叶,你为什么不去玩,甚至连喝咖啡的时间都没有?叶培建的回答是,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,中华民族复兴任重道远。

叶培建说:“这篇文章里面说我所有的休闲时间都在学习,包括周六和周日,为什么?我们的国家已经为我们来瑞士学习做了很多了。”

在瑞士学习时,叶培建第一次看到来自美国的月球岩石,既激动又羡慕。“上九天揽月”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浪漫梦想,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挖到月壤,变梦想为现实?

“美国人展出的月品是在世界知识产权总部一进大门的地方展出的,那是个永久性的(展品),是代表国家水平的。我80年代去瑞士留学就看到了这个玩意儿,几十年以后去它还在那,为什么?没人超过他!”叶培建说。

这片小小月壤从此在叶培建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。“要用行动改变祖国面貌”,这句话如同一团火焰燃烧在他胸膛。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,叶培建毫不犹豫,立即回国。

“我就想怎么没有把我摔死?”

1988年年底他进入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,并在老院长闵桂荣院士推荐下,开始负责“中国资源二号”卫星研制工作。

2000年9月1日,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,中国资源二号01卫星在火箭托举下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。这颗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颗传输型遥感卫星,在科研乃至国防领域都被寄予厚望,它也是叶培建担任总设计师的第一颗卫星。卫星升空后一路向西,运转正常,可正当叶培建满心欢喜,准备带领队伍前往其他地方开展后续飞控工作时,噩耗传来,卫星不见了。“在山上走的时候,收到报告卫星没了,心里一下就凉了,十年就没了。我当时就想,如果车掉下去了,把我摔死了,我是烈士,我这么到太原去了,将来失败了,我怎么向国家交代?怎么向人民交代?怎么向这支队伍交代?”叶培建说。

所有人十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,叶培建顿时头“嗡”的一声。冷静下来以后,他开始思考对策,卫星下次飞抵我国上空要到第二天早上,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或许还有救。

叶培建说:“我在车上把老马(马鲁身,时任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资源二号卫星电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)叫过来,老马是电源负责人,那时第一个考虑,蓄电池的电能不能坚持到我们中国的测控站重新发指令?老马说‘可能’!”

可能!这就是说,还有希望!叶培建细细排查,发现是地面发错了一条指令,于是通过补救终于让卫星失而复得。“一串指令发上去,全部成功,卫星立刻就正常了。”叶培建说,“发生的都是没想到,所以还是要把工作做在前面,这个是要细之又细,慎之又慎,这句话都是血的教训带来的。”

“大心脏”源于对大工程的绝对信心

2004年初,探月一期工程立项,标志着中国对月球的探索之旅正式起航。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,摆在他面前的是技术封锁和资源匮乏的双重困境。一切从零开始,缺乏元器件、地面试验条件不足,甚至对如何飞到月亮都没有明确的技术路径。

“为什么?没去过!飞月亮现在看起来小菜一碟,第一次飞怎么飞,飞什么轨道?当时几个老先生隔三岔五地把我叫到办公室去,问你怎么知道你到了月亮了?凭什么说你到了月亮了?你到月亮怎么刹车?你提前刹车到不了月亮怎么办、过了月亮又怎么办?”叶培建说,“许许多多的问题在地面没法实验,因此第一次既要完成工程,又要进行技术的考核,我认为为后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。”

也正因此,在叶培建看来,嫦娥系列最难的任务莫过于嫦娥一号任务。“一步比一步难,但是我认为最难的还是嫦娥一号,中国在这个之前搞了卫星,也搞了飞船,但是没去过月亮。中国人能向月亮进军,说明我们国家强大了。要做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情,我又能当总设计师、总指挥,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。就算失败了,也不可耻,因为尽了力了,也成为科学世界的一部分了,也作了贡献了,个人事情不必考虑太多。”叶培建说。

最终,这些问题被叶培建带着技术专家一个个攻破。2007年11月5日,嫦娥一号顺利升空,轻盈地扭转身躯,旋转180度,像一场华丽的太空芭蕾,完成首次近月制动。

指控大厅里一片沸腾,老专家们纷纷激动落泪,叶培建却始终很冷静,能有这样的“大心脏”源自他对中国探月工程的信心。

叶培建说:“月背的取样和月背的起飞上升是人类从来没做过的,所以那个时候是我最激动也是最紧张的时刻,但是心里还是有底的。近月制动只是绕月飞行的第一步,我作为总师,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因此也就没有掉眼泪。”

敢于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勇气

和面对问题不妥协的“直脾气”

敢于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勇气和面对科研问题不妥协的“直脾气”,也让叶培建成为决定后续“嫦娥”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。2013年当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完成落月任务后,其备份星嫦娥四号该何去何从?不少人认为,嫦娥四号无需冒险,落在月球正面更有把握,叶培建果断站出来反对:

“我们要不要向前进?要向前进,还要想赶超,就必须步子大一点,去背后要解决通信问题,我们认为我们有办法解决;背面地形更加崎岖,要落更难落,我们有很好的制导导航技术,我们也能够落,只要通过努力,我们是能够解决我们所能设想到的困难,能走到世界前面我们干吗不去,就算是失败了,我们也要再去,人类总归要去的。”

然而,嫦娥四号的探月之旅却经历了一波三折。2018年12月8日,嫦娥四号发射不久,就传回了故障问题信号,指控大厅里安静得令人窒息。

叶培建回忆,当时从遥测参数看见,有一个不该打开的阀门打开了,在短短的时间里面,就排放了不应该排放的近60公斤燃料。全场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。

由于飞行器上所携带的燃料是经过精确测量的,丢失60公斤燃料很可能就导致飞不到月球,即便是飞到月球也可能无法落下。所有的努力将功亏一篑。此时,卫星已经上天了,怎么办?

“我们不能在天上做实验,就在地上解决这个问题。”叶培建说,“这个阀门我们马上在地面做实验,发现这批阀门的质量不一致,这个阀门的质量肯定没有达到我们高标准要求。所以在发射环境过程当中,它状态改变了。好在我们再去观察就把它关上了,它没坏。”

问题解决了,但燃料已经丢失,叶培建依然沉着果断,没有丝毫畏惧。

叶培建说:“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,我们已经丢了六十几公斤米,剩下来的米怎么再过两个月,我们就把剩下的燃料要精打细算。因此我们从那时候开始,我们把整个的飞行程序重新设计,飞行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动作重新调整,精心计算到哪一个先开,哪个后开,用哪一个,不用哪一个。经过了多少天的精心计算,精心控制,最后达到了成功。”

一环扣一环险象环生,普通人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光环,整个过程中的艰辛与抉择只有参与其中的航天人才能明了。

A Piece of Moon From Far Side

2020年12月17日,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面,中国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如期完成。中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四年后,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,带回了1935.3克珍贵样品。如今,叶培建再也不用羡慕美国在瑞士展出的那片月壤了。

叶培建说:“我说美国人在日内瓦展出了a piece of moon,我们中国人将来要展出a piece of moon from far side——月球背面的月壤,那就超过美国啦,我说没准美国人就会把那片月壤拿走。”

鹏飞银河梦万里。谈及未来,从无人探月到建立月球科考站,从小行星开发利用,到奔赴火星,叶培建始终认为“要想得更远一点”,他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。“我说当前要完成天问二号、天问三号、天问四号、嫦娥七号、嫦娥八号,同时配合领导配合专家‘开些荒’,再培育一点新的‘土地’,开疆拓土。”叶培建说。

叶培建一直是嫦娥系列型号研制团队中的定海神针,每次发射时,指控大厅一众年轻的航天人中,他的一头银发总是格外引人注目。

“我个人去不去并不必要,但是我要去,因为我是团队的一分子,我是这个领域的首席,我也是嫦娥六号总设计师和总指挥的顾问。”叶培建说,“为了保证飞控当中的步步成功,为了万一发生问题的时候,专家们能够发挥好自己的智慧,我也是专家组组长,这样的责任在身就必须要去。”

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温博说,叶总一直像明灯一样,照亮团队中每一个年轻人前行的方向。

“有一种态度叫作如履薄冰,因为我们干的这种事情,你自己的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。每个航天器是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的心血所凝结成的,你的态度会变得越来越谨慎,越来越小心。”温博告诉记者,“他们有的时候开玩笑,你们航天人是不是系皮带都要自己再备一根皮带,我们实际上是被熏陶着成长的,叶总他们老一辈的航天人身上就能看到这种特别注重细节,特别严、慎、细、实的这种态度。”

正如叶培建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,既是鞭策后辈也是要求自己:干航天这行,100-1等于0,所以责任大于天。

叶培建卫星瑞士院士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郑州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4 by 郑州信息港 zz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